當代書法的第三條路

當代中國書法進入二十一世紀,匆匆已過十年。從鴉片戰爭至今一百七十年間,全球華人社會,也由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及後工業社會,三者交互重疊,在不同地區,有不同程度的強弱與發展。

從書法藝術反映時代而言,農業社會中發展出來的書法美學,依舊延續發展;由工業社會中發展出來的書法美學,尚待成形;反映後工業社會的書法美學,正待萌芽。

知識取代了物質與資金,成為生產原料,兼生產工具,及終端產品,要消費使用複製這些知識,仍然需要知識。組成知識的重要元素為文字語言及圖象物象記號系 統,而其中又以文字記號系統的使用,最為普遍。中國文字以「六書」:象形、指事、會意、形聲、轉注、假借,為成長發展創造的原動力。尤其以「象形、指事、 會意」三項,都各有原始「指涉物」存在,「文字記號具」與「原始指涉物」之間,尚有某種形式與內容的聯繫,其中最重要的聯繫,便是「意義聯繫」。

不過,「書法」與「文字」之間的「意義聯繫」是「解構的」,而與「文字」與「指涉物」之間的「意義聯繫」是「結構的」。例如「樂」字,指涉的意義是「人事 經驗的歡愉」,二者之間的關係,是固定的。然而以書法而言,可以用歡愉輕快的筆法寫「樂」字,也可以用痛苦掙扎的筆法寫「樂」字,只要風格突出,結構有 神,在歷代的「樂」字寫法之中,獨樹一幟,都算得上是好「樂」字,書法與文字之間的意義聯繫可以是「後設的」,以可以是「解構的」。

從此一觀點看來,根植於中國文字記號系統中的書法,是完全以「後設語言記號」的「歷史積澱」,為成長發展創造的原動力。中國書法中的各種線條、結構與書 體,皆為純粹的「後設語言」,與「原始指涉物」、「自然指涉物」,除了「解構式的意義聯繫」以外,在形式與內容上,可以毫無關係。書家可以用勁健剛猛的筆 法寫<正氣歌>,也可用秀美輕柔的筆法為之,只要在書法史上,有獨特的風格表現,便能自成一家。

當然,書法家無法也不必更不可去參照「原始自然指涉物」,重新發明自己獨特的文字語言記號系統。如果書寫時一定要「自創文字圖樣」,那便成了「私密圖像記號系統」,進入抽象繪畫的範疇之中,與書法無涉。

因此,對書法家而言,書法後設語言,可以在線條、結構與書體上,參照本身歷史的發展,獨立自治、自我繁衍,只要不失去與文字記號系統的「意義聯繫」,書法在各個方面的發展與變化,應該是完全自由,毫無限制的。

明乎此理,再回顧中國書法史的發展,我們可以發現,從中國文字語言萌芽發展至今,中國書法如影隨形,也步趨亦趨,代有發展,隨書家創作而產生的美學,也與其生成的時代思潮,相互呼應。

在鴉片戰爭以前,中國書法的美學,與農業社會中的儒道思潮,息息相關。 此後,由於自強運動、維新變法、國民革命、教育改革、現代化都會興起、新生活運動、抗日戰爭、國共戰爭的相繼出現,農業社會中,開始不斷有工業社會的元素 出現,中國書法開始摸索發展反映工業社會的美學。近三十年來,新興的後工業社會因素,在農業、工業社會中慢慢擴散,書法在探討工業美學的同時,也向後工業 社會邁進。

2009年八月,有志於通過書法,探討反映工業與後工業社會美學的同 好,在上海浦東「花木居」書畫工作室相聚,大家一致認為,二十一世紀中國書法,其實用功能已退居次要,而其美學探索及藝術創造的功能,則應該成為今後發展 的重點。書家應該在農業社會的美學基礎上,努力研發能夠反映工業與後工業社會的美學,在不違背書法文字本質的前題之下,從事多元化的藝術探索與創造。

在繼承農業社會美學上,大家認為傳統「賦、比、興」中的「興之美學」,可以在工業與後工業混合的社會中,通過想像聯想力的「妙悟」,找到新的藝術生命力。

在面對工業社會上,大家認為由「分工專業化」所導致的「為藝術而藝術」的創作原則,可以在書法中,重新詮釋與發揮。

在面對後工業社會上,大家願意在書法多元化上,與其他相關藝文與科技領域,做多層次的深層交流。

有了以上的共同目標,大家決定成立「書法妙悟學派」,一起為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書法發展,盡一分心力,在古典導向與抽象導向的書法之間,走出第三條路來。

同仁們也希望經由一連串的同仁聯展,將彼此相互切磋的研創成果,公諸於世,與有志於書法的創作者與愛好者,觀摩批評指教。在展出之前,大家公推筆者,草擬「書法妙悟學派宣言」如下:

中國書法新定義:

中國書法,是書家通過  漢字點、線、面,深入探索各種生命力  ,隨 時應變  ,承先啟後  的藝術。(各種有機生命力:其中 包括知性的、感性的;內容上的、形式上的;形而上的、形而下的….生長發展力) 據此定義,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書法,似乎可以在「理論與創作」上,與古今中外 所有的藝術形式 (例如詩  、音樂、舞蹈、建築、戲劇…), 展開真誠又深刻的多層次對話,以補過去發展之不足。同時也可以不同的新角度 (例如心理學、語言學、記號學…),重新詮釋傳統,以補過去詮釋方法與詮釋成果的不足。不斷的對過去加以各式各樣的補充,當是二十一世紀中國書法發展的重 要方向之一。

妙悟書法之背景 :
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書法,可約略分為三大範疇:

第一大範疇是繼承數千年農業社會所發展出來的美學,補充個人的體會與變化,從事翻新 (renovation) 的工作。

第二大範疇是繼承千年來書法的形式要素,回應西方抽象畫的美學,從事抽象藝術的探討。

第三大範疇是繼承千年來的書法傳統,保存書法的文字本質,在形式與內容上,以多元化的方式,回應農業/工業/後工業社會的發展,發展新時代的美學。

「書法妙悟學派」在一、二兩範疇的基礎上,著重第三範疇的探索與發展,在不違背書法「本質」的原則下,開發書法的各種「特性」,並以「多元化」的方式,盡情發揮。

妙悟書法要旨:
妙得當下生活之趣
悟出筆墨時代精神

妙悟書寫之法:
在妙悟的方法上,「妙悟書法」 以“興之美學” (賦、比、興美學之綜合運用) 為基礎,以多元化的方式,探討書法與工業、後工業美學的關係:吸收中西文學、美術、設計、音樂、戲劇、影視、舞蹈、運動、雕塑、建築…之特色,融入書法創 作,反映時代生活。

「興之美學」的核心特質是發現世上各種記號系統之間「似無關又有關」、「既結構又解構」之「啟發性關係」。「妙悟書法」以此為原則,探討下列各種書法記號配對組之間的多元可能性 :

1. 字形與字意之間;
2. 點、線、面之間、筆劃之間、字與字之間、詞與詞之間、句與句之間、行與行之間;
3. 各種線條之間、各種墨點之間、各種墨面之間、各種濃淡乾溼之間;
4. 作品內外之間、書者與觀者之間、今人與古人之間、本土與外來之間;
5. 書寫與文學、美術、設計之間、書寫與音樂、戲劇、影視、舞蹈、運動之間、書寫與雕塑、建築之間;
6. 書寫與農業社會之間、書寫與工業社會之間、書寫與後工業社會之間。

妙悟書法指南:
1. 書法在二十一世紀,幾乎已完全脫離實用,轉向純藝術之開發,重視表達自我意識及感情思想;因此作書之際,首重從個人感受出發,在時代生活之中, 獲得妙悟,表而「達」之、表而「現」之、表而「演」之:「形」「意」並重,而特重「當代觀念」之開發,得「意」可以忘「形」。

2. 個人學習書法的目標,首重自我之抒發與表達,因此習字當以大字為優先,尺寸以二十公分平方硯台之大小為最佳,冀得筆法縱橫自如之勢,筆法既備,表「達」自 如之際,可進而與當代及歷史對話,表而「現」之,最後出入古今中外,表而「演」之,一切創作,都落實在當下時代生活感悟之中。

3. 在書寫形式上,習字當以楷、隸為先,行書並行,篆草隨之。在書寫內容上,以古今中外佳句妙文並重,然又強調書寫個人與當代生活有關情思的獨到體會。至於字 數的選擇,大小粗細的安排,點線面的運用,濃淡乾溼的搭配,構圖的突破,皆由書家,在細心參照時代生活之變化後,妙悟妙解。

4. 書寫的筆法,在整篇結構上,可以內容決定形式,也可形式決定內容,更可以內容與形式分離,可以「結構」,也可以「解構」;在個別運筆上,首重由 「間架到姿勢」之建立,「速度到節奏 」之掌握,「墨色到表情」之紓發。凡此種種,皆要與時代生活,息息相關,隨時即興,妙悟偶得,得意弄筆,意到筆隨,筆墨造型,型蛻意生。

5. 可以適當的運用彩色於紙上,有如製作具有獨特個性的色紙,讓彩色的變化,靈活呼應墨色的變化:運墨如五彩,運彩如施墨,墨彩相映,精神煥發,並反映時代生活之風氣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